報導還指,新加坡內政部初步估計,有超過300個種族組織將被指定為受監管實體。法案通過後,本地三大種族——華族、馬來族和印度族的有關會館和商會將優先被歸類為指定種族組織。日後,相關管理措施也可能會擴大至其他組織。
隨着疫情的持續和防控的常態化,關於封控衝突和慘案的報道也越來越多。公衆對防疫人員的態度發生了變化,「大白」的形象也從曾經的「最美逆行者」到「白色恐怖」,甚至最激烈的辱罵——「白衛兵」。
「離散」一詞的意義早已擴大,泛指所有生活在本土以外的社群,同時也被廣義地應用到有關華人海外僑民群體的討論之中。遍佈泰國、越南、新加坡、檳城和馬六甲、澳洲、新西蘭、夏威夷等地的跨國華僑聯結網絡,其華人身份(ethnic Chinese)的政治化,或可與猶太民族的復國想像比擬。19世紀末的海外華人亦曾被動員參與振奮中華民族的事業(289頁)。